东京——有人听到袭击者一边大喊“去死!”,一边点燃了他在日本一家动画工作室泼洒的液体。
短短几分钟,京都动画(Kyoto Animation)工作室已是一片惨状:一名男子趴着窗台上,熊熊火焰舔舐着墙壁;通往屋顶的楼梯上全是尸体;一名赤脚女子被严重烧伤,一名旁观者别无他法,只得给她身上洒水并等待援助。
等到大火扑灭时,已有33人死亡,另有30多人受伤,震惊了这个被认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场大火似乎是日本几十年来伤亡最惨重的大规模屠杀事件,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哀悼,特别是日本动漫迷们——动漫已成日本的代名词。
这起袭击事件,震动了这个仍未从数周前发生在东京郊区的恶性持刀行凶事件中缓过来的国家。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最新一起袭击事件的惨状已让他“失语”。
尽管日本暴力犯罪率很低,但偶尔也有极端的暴力袭击事件发生。
5月份,一名男子刺伤了17名女学生,其中一名女生和一名成年人死亡。
1995年,宣扬末日论的日本邪教团体奥姆真理教(Aum Shinrikyo)在东京地铁内实施了一起神经性毒气袭击,导致13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2016年,东京郊外一个残疾人中心发生大规模持刀伤人事件,成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伤亡最惨重的屠杀事件之一。
京都大火的死亡人数高于其他同类型袭击,几乎快赶上2001年东京娱乐区一家拥挤赌场内导致44人死亡的火灾事故。那场火灾据调查可能为纵火,但当局无法确定是否是有意放火。
对日本公众而言,京都大火触痛了他们的神经,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表达悲痛:#为京阿尼祈祷(#prayforKyoAni)的标签在网上传播了数十万次。
周四,人们对于据信纵火的男子或他的动机尚知之甚少。京都警方仅形容他是一名41岁的男子,日本公共广播公司NHK称,他已被逮捕并因烧伤住院。
日本最大的主流日报之一《朝日新闻》援引京都警方消息,这名男子高喊“去死”进入大楼,然后试图逃离,但倒在了外面的街道上。该动画工作室的员工抓住了他。
京都动画的作品在动漫爱好者中的受欢迎程度,从周四的大火在文化层面引发的反应可见一斑。动漫是日本流行文化中一种常见的动画类型,也是日本主要的软实力输出之一。
京都动画被动漫迷称为京阿尼,它由八田阳子和丈夫八田英明于1981年创建,工作室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周四发生火灾的建筑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