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 Analytics India Magazine 的一份报告称,该公司可能在 2024 年底破产。
报告指出虽然 ChatGPT 引发生成式 AI 热潮吸引不少投资者注目,不过 OpenAI 每日开支高达 70 万美元,这个费用仅用于维持ChatGPT的运作,还不包括 GPT-4、DALL-E 2 等其他 AI 产品。
报告分析,与 5 月份相比,6 月和 7 月 ChatGPT 的用户群有所下降。SimilarWeb 的数据显示,6 月份 ChatGPT 网站的全球流量下降了 9.7%,访问者在网站上花费的时间也下降了 8.5%。另外,截至 7 月底,ChatGPT 的用户基数也进一步下降。与 6 月相比,2023 年 7 月的用户基数减少了 12%,从 17 亿用户降至 15 亿用户。
实际上,OpenAI 目前还没有盈利。自从其开始开发 ChatGPT 以来,其亏损额在 5 月份翻了一番,达到了 5.4 亿美元。
报告还称,当下市场中的开源模型也抢走了很多 OpenAI 的潜在客户。例如,Meta 的 Llama 2 在性能上与 ChatGPT 的差距不大,可以满足许多公司的业务需求。相比 OpenAI 昂贵的付费 LLM,开原模型显然对预算有限的组织而言更有吸引力。
不仅如此,GPU 短缺更加剧了 OpenAI 面临的困境。Open AI 的 CEO 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曾表示,市场上 GPU 的短缺导致该公司无法训练进一步的模型并对其进行改进。最近的报告表明 OpenAI 已提交 “GPT-5” 商标申请,很明显该公司想要对其进行培训。由于同时需要兼顾 GPT-5 的开发,留给普通用户日常使用 ChatGPT 的算力可能已经不足,导致 ChatGPT 输出质量的大幅下降。
报告还称,如果 OpenAI 不能很快获得更多资金支持,那么该公司可能不得不在未来 4 至 6 年内上市,或者被微软 100% 收购。
另一边厢,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则表示无须担心破产一事。他表示,AI 和 生成式 AI (AIGC)已是明确的趋势,产业的变化本就会创造新赢家或输家。他建议,可以透过观察微软未来两季中,对 AI 和 AIGC 的资本支出展望,以及其相关业务获利情况,来了解对 AI 的投资是否会放缓,进而判断 AI 能否创造可持续获利的商业模式。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