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场消息称,中国或将投入约 60 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
多位知情人士确认,此项行业内史无前例的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据悉,该项目经过严格筛选后,最后具体分为七大项目,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
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发展大势,具有潜在的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等多维优势。根据路透社,与现有的液态锂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使用固体电解质代替易燃易爆的电解液,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的安全问题,还能大幅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全固态电池主要处于研发和试制阶段。上述研发人员表示,从液态电池到固态电池,首先会面临电解质材料的变更,进而带来工艺上的转变。材料技术、制备技术不够成熟、生产成本过高,成为制约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主要因素。行业普遍认为,全固态电池距离大规模产业化至少还需 5 年时间。
中国此次投入巨额资金鼓励全固态电池研发,无疑将加速该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业内专家表示,比起数十亿的基础研发投资本身,这一举措将促进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加码投入全固态电池研发,形成 “鲶鱼效应”,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全固态电池技术将取得重要突破,逐步替代现有的液态锂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动力源。
资料来源:综合报道;图片来源:Toyota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