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拼多多宣布正式上线自动跟价系统。开启后,它将自动根据竞品的价格变化,来智能调整该商品的价格,以保持竞争优势。

据了解,该功能帮助商家自动盯牢竞品售价,在授权范围内,只要对方售价比自己低,系统将自动把价格降得比对方更低,以获取流量和订单。这意味着,如果两个商家同时开启该功能,一来一回的 “砍价” 中刺穿商品的价格下限。
拼多多方面表示,自动跟价系统并非简单的价格战工具,而是旨在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帮助商家更好地制定价格策略,提升竞争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拼多多这个新功能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品的降价速度和幅度,算上一个很不错的福利。
但是对于商家来说,自动跟价功能并没有受到所有商家的欢迎,对于很多追求销量的商家来说,可以通过自动跟价来获取大量的订单,甚至可能出现亏钱换订单的情况;对于追求利润的中小商家来说,自动跟价也许不是个好消息,尤其在大促期间。
更令商家焦虑的,是比价系统背后所牵制的流量分配。
价格越来越成为电商平台分配流量的核心要素。相较于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用户在拼多多消费时的决策链路更为简单直接,主要受价格驱动,哪家店铺价格更低,就购买哪家的商品。如果价格趋同,平台的推荐机制便开始发挥作用,直接影响着商品的销量。
无独有偶,抖音电商此前刚刚宣布小规模内测 “自动改价” 功能。该功能支持商家委托平台根据市场情况,参考平台的建议价,在商家设定的条件范围内实现改价,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提升自身经营效率。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