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近日发布的 2024 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业绩表现优异,多项数据创下历史新高。财报显示,小米实现营业收入889 亿元,同比增长 32.0%,超出市场预期。经调整后净利润达 62 亿元,同比增长 20.1%。
作为小米集团的基本盘,手机业务本季度表现依然强劲。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4 220 万台,同比增长 28.1%;业务收入达 465 亿元,同比增长 27.1%。据 Canalys 数据,小米第二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连续 16 个季度稳居前三,市占率达 14.6%,且为前五名中同比增速最快的品牌。
IoT 与生活消费品业务同样表现出色,收入达 268 亿元,同比增长 20.3%,刷新历史纪录。其中,大家电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收入同比增长 38.7%。小米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林世伟表示,IoT 毛利率的大幅提升体现了小米毛利率的整体稳定性和业务的互补性。他还透露,公司正在探索将大家电引入海外市场,未来无论是大家电还是 IoT 业务,在海外市场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首次披露了汽车业务业绩。第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实现收入 64 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 62 亿元,并维持了 15.4% 的毛利率水平。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财报发布后的媒体电话会上表示,对于完成 2024 年全年 Xiaomi SU7 系列累计交付12万辆的目标有信心。
然而,财报也显示,包括智能电动汽车在内的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为 18 亿元。卢伟冰解释称,小米汽车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受限于规模经济效应、造车前期的较大战略投入以及纯电轿车的高成本,目前小米汽车仍处于亏损状态。他预计,随着未来小米汽车规模效应的提升、产能的挖掘以及交付能力的提升,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加。
小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 “AI全面赋能” 战略。第二季度,小米研发支出达 55 亿元,同比增长20.7%。这不仅引领了手机高端化,还应用于汽车领域。此外,小米 AI 技术还在赋能智能工厂生产建设。2024 年 7 月,小米正式对外发布新一代小米手机智能工厂——小米昌平智能工厂,年产能达 1 000 万台旗舰手机,实现关键工艺 100% 自动化,软件自研率达到 100%。
截至 6 月 30 日,小米现金储备达 1 410 亿元,为汽车业务及核心基本盘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资料来源:综合报道;图片来源:小米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