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新》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中国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额外发行人民币 6 万亿元国债,旨在通过这笔资金提振经济增长,并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巨额债务问题。据分析师估计,这笔资金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 5%。
近几个月,中国的多项经济数据表现低于预期,引发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对政府设定的约 5% 年增长目标的担忧,甚至有人预测中国经济可能出现长期的结构性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已超过 60 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债务的高昂服务成本加剧了地方政府在土地销售和税收收入下降背景下的财务压力。
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此前表示,财政部将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并加大力度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不过,他并未透露具体的金额或细节,令市场对此次财政措施的期望值有所降低。
与此同时,前全国政协委员刘世锦也表示,未来一到两年内,可能需要提供相当于中国 GDP 10% 的财政刺激政策,约超过 10 万亿元人民币,以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计划中的 6 万亿额外国债发行将有助于实现 2024 年和 2025 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仲量联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这将大大增加中国实现增长目标的可能性。报道称,新增债务将用于地方政府管理未公开债务的压力。
此外,高盛预计,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批准 1 万亿至 2 万亿元的超长期国债计划,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规模扩大至 5 万亿人民币。高盛还预计,中国中央政府债务在 2025 年及以后的发行规模将继续增加,且官方赤字目标可能会相应提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中国中央政府债务目前占 GDP 的 24%,但如果将地方政府债务计算在内,中国的总公共债务约为 16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116%。高盛基于这一财政前景,上调了中国的 GDP 增长预测。
经济学家对这一系列新财政刺激措施表示谨慎乐观,认为该计划有助于稳定经济,但也指出,需要更多细节和数据才能全面评估其实际效果。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