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最新发布的年度工资发展报告显示,2024 年上半年,全球工资增长动能强劲。然而,各经济体的复苏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折射出后疫情时代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分化趋势。
数据显示,全球实际工资增长正在加速。2023 年,实际工资增长 1.8%,预计 2024 年将攀升至2.7%,创下十五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一转折点尤其值得关注,特别是在经历了 2022 年通货膨胀侵蚀工资的艰难时期后。
亚洲经济体在这轮工资复苏中扮演了领跑角色。中国尤其引人注目,其实质薪资较 2019 年猛增27%,成为全球工资增长的亮点。相比之下,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实质薪资仍徘徊在疫情前水平之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低于2008 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准。
工资不平等问题也在悄然变化。自 21 世纪初以来,各国国内工资差距呈现收窄趋势。低收入国家的工资不平等下降幅度最为显著,年均降幅达 3.2% 至 9.6%。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的工资差距也在缓慢收窄,尽管进展相对温和。
区域间的工资增长模式呈现鲜明对比。亚太地区、中亚、西亚和东欧的工薪劳动者实际工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地区。新兴经济体交出的成绩单令人瞩目:二十国集团中的新兴经济体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分别实现了 1.8% 和 6.0% 的实际工资增长,而发达经济体则连续两年实际工资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薪资变化正在深刻影响政治生态。在英法德等实质薪资持续低迷的国家,执政党正面临选举压力,薪资停滞已成为政治动荡的触发因素之一。美国的情况略有不同,实质薪资较疫情前仅微增 1.4%,加拿大则略好于美国。
俄罗斯的工资增长则呈现特殊态势。由于大量潜在劳动力投入俄乌冲突,叠加军工产业产能扩张,该国自 2023 年初开始出现实质薪资大幅攀升。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