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博弈中,美国商务部再度亮出贸易武器。近日,该部门对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太阳能电池板实施高达 271% 的关税初步裁定,直指这些国家通过低于生产成本的定价策略扰乱市场秩序。
追溯其源,美国太阳能制造商联盟贸易委员会(A-SMACC)在今年 4 月提交的请愿书是导火索。福思第一太阳能、Hanwha Qcells USA Inc. 和 Mission Solar Energy LLC 等企业的诉求显而易见:阻断中国制造商借助东南亚国家规避关税的 “迂回战略”。
数据显示,美国目前高达 80% 的太阳能电池板依赖这四个东南亚国家的进口。这一关税裁定可能引发供应链成本急剧攀升,并进一步加大美国太阳能行业的市场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美国商务部今年对东南亚太阳能产品的第二次征税评估,相较 10 月 1 日公布的首轮评估(关税介于 2.85% 至 23.06%),最新裁定力度显著加大。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美国本土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的又一次胜利。华盛顿律所合伙人 Tim Brightbill 直言不讳:“我们正逐步解决多年来有害的不公平贸易,保护美国太阳能制造和供应链中的数十亿美元投资。”
从国际贸易管理局公布的时间表来看,商务部预计将于明年 4 月 18 日作出最终裁定,并在 6 月 9 日发布正式命令。这意味着太阳能产业链各方仍需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多年来,随着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征收关税,许多中国制造商已将业务转移至东南亚未受关税影响的国家,以规避美国关税壁垒。这一最新裁定似乎旨在堵住这一 “漏洞”,重塑美国新能源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