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球能源监测组织(Global Energy Monitor ,GEM)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6 月,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 38.69 万兆瓦,独占全球市场 51% 的份额。紧随其后的美国装机容量为 7.94 万兆瓦,市占率 11%,印度则以 5.31 万兆瓦、7% 的占比位列第三。数据凸显中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NASA Earth Observatory)近期聚焦中国 “光伏长城” 项目的显著进展。NASA 发布的卫星影像对比图揭示,库布其沙漠从 2017 年的一片荒芜,到 2024 年底已有超过一半区域铺设太阳能板,转型成为庞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这一雄心勃勃的工程预计将延伸 400 公里,宽度达 5 公里,设计发电容量高达 100GW,计划于2030年竣工。建成后将为北京提供充足的绿色电力供应。NASA 表示,库布齐沙漠凭借充足的日照资源、平坦的地形以及毗邻工业中心的地理优势,成为理想的太阳能发电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中的马形 Junma 太阳能发电站已于 2019 年建成投产,并创下世界最大太阳能板图形电站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该电站年发电量达 20 亿千瓦时,足以满足 30 至 40 万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
根据 GEM 的追踪数据,2017 年至 2023 年期间,中国光伏发电能力年均增长近 4 万兆瓦,增速远超美国同期 8 137 兆瓦的平均增长水平。这一数据印证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势头。
NASA 的研究还发现,这些光伏项目不仅贡献清洁电力,还带来额外的生态效益。太阳能板的设置有效减少了地表水分蒸发,采用 “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 的创新模式,为下方牧草和防风固沙植物提供遮荫,促进植被生长。数据分析显示,近年来这些项目已为中国其他沙漠地区的绿化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资料来源:综合报道;图片来源:NASA 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