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日前发布了一项名为 “人工智能扩散临时最终规则” 的新规定,进一步强化对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的管控力度。这份长达 120 页的文件设立了三级管制体系,意在确保美国及其盟友在 AI 领域保持技术优势,同时防止先进技术流向特定国家。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新规将进入为期 120 天的征求意见期,期望能充分听取专家、行业代表和合作伙伴国家的建议。拜登政府在文件中强调,这些措施旨在简化许可程序,加强 AI 安全标准,并明确向盟友传达如何从 AI 发展中受益。
然而,这一决策立即引发科技行业的强烈反响。英伟达政府事务副总裁 Ned Finkle 在给第一财经的声明中指出,新规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无助于应对潜在威胁,反而会损害美国的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甲骨文执行副总裁 Ken Glueck 也对此表达了担忧,认为这体现了过度监管倾向。
根据最新管制框架,美国将全球市场划分为三个层级:第一级别包括七国集团成员及澳大利亚、韩国等 18 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享有最大的采购自由度;第二级别国家在 2025 至 2027 年期间将面临约 50 000 个 AI GPU 的算力配额限制;第三级别则主要针对中国大陆、俄罗斯等被实施武器禁运的国家,实施最严格的限制措施。
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强烈反对,认为美方此举是对国际多边经贸规则的违背,不仅干扰正常的国际贸易往来,还通过长臂管辖对第三方与中国的贸易设置障碍。中方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本土的产业界同样对新规持批评态度。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半导体行业协会表达了深切忧虑,指出这项规定在缺乏行业参与的情况下仓促出台,可能严重影响美国在半导体和 AI 领域的领导地位。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