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推出 AI 手语学习平台 Signs

0
5287

日前,科技媒体 WinBuzzer 发布消息,英伟达携手美国聋童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Deaf Children,ASDC)与数字代理公司 Hello Monday,推出一款名为 Signs 的 AI 平台,旨在帮助更多人学习和应用美式手语(ASL),这一创新举措有望在聋人群体与听力正常人群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Hello Monday/DEPT 创始合伙人 Anders Jessen 表示:“改善 ASL 的无障碍性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Signs 可以满足人们对高级 AI 工具的需求,帮助跨越聋人群体与听力正常群体之间的沟通障碍。”

手语作为聋人群体重要的交流方式,有着独特的复杂性。美式手语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和空间定位的组合来传达意义,传统 AI 模型在理解这一复杂体系时存在较大挑战,多数模型主要依赖手部追踪,常常忽略非手势信号的细微差别。而 Signs 平台的诞生,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Signs 平台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实时 AI 反馈功能。用户使用摄像头做出手语表达时,系统会迅速分析其手势,及时提供必要的纠正。同时,3D 虚拟人物会直观地演示正确的 ASL 手势,用户可以通过对比,更高效地学习,快速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与传统静态手语词典不同,Signs 平台极具创新性与开放性。它通过收集用户提交的真实 ASL 手势视频,训练 AI 模型,不断学习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AI 能够逐渐理解自然手语风格,进而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可扩展性。

目前,Signs 平台的数据集已包含 40 万个视频片段,涵盖 1 000 个手语单词。英伟达有着更为宏大的计划,后续将向更广泛的受众开放平台,进一步扩大数据集规模。同时,部分数据集也将公开,以支持无障碍应用研究,推动整个手语学习与研究领域的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Signs 平台现阶段主要聚焦于手势和手指位置的学习。但 ASL 中面部表情和头部动作同样承载着丰富的含义,对于准确表达和理解至关重要。Signs 团队正在积极探索,研究如何跟踪并整合这些非手部信号,期望在未来版本中为用户带来更完善、更全面的学习体验。此外,团队还计划在平台中加入地区变体和俚语表达,进一步丰富 ASL 数据库,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从行业角度来看,英伟达作为 AI 行业的主要芯片供应商,此次推出 Signs 平台,显示其在 AI 业务上的拓展,不再局限于 AI 硬件领域,而是深入到应用层面,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贡献力量,展现出企业在推动 AI 技术多元化应用上的决心和探索。

资料来源:综合报道;图片来源:WinBuzzer 官网

Previous article易路《AI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应用白皮书2.0》重磅首发
Next articleForever 21 或启动第二轮破产程序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