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行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宣布推出 “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系统。公司计划为 21 款车型升级或配置 NOA 解决方案,预计 2024 年底前,月度国内销售车辆中约 80 – 85% 将具备该功能。

在定价策略方面,比亚迪采取 “加配不加价” 方针。除汉 DM-I 入门款小幅上调 3 000 元,以及海鸥非智驾版下调 3 000 – 5 000 元外,其他车型在升级智驾后维持原价。搭载公路 NOA 解决方案的新车型起售价达到 6.98-7.98 万元,显著低于此前市场 9-10 万元的预期。
数据显示,比亚迪 L2 及以上级别车辆已累计行驶超过 37 亿公里,上路车辆超过 440 万辆。公司依托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在端到端大模型和迭代能力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摩根大通认为,此次智驾系统发布带来三大超出市场预期的惊喜。该机构特别指出,21 款车型大规模标配高阶智驾将推动行业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基于比亚迪在车型储备、分销渠道和价位覆盖方面的优势,摩根大通预测其全球交付量将在 2026 年达到 650 万辆,其中海外市场约占 150 万辆。这意味着比亚迪在全球轻型汽车市场份额将从 2023 年的 3% 提升至 2026 年的 7%,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约 22% 的份额。该机构预计在 3 月业绩期后,市场可能上调比亚迪 2025 年盈利预期。
彭博社报道,在智能驾驶技术已成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核心竞争领域的背景下,比亚迪宣布获得中国首个 3 级辅助驾驶测试许可证。与此同时,特斯拉仍在等待中方对其全自驾系统(FSD)测试的批准。
咨询公司 Automobility 上海首席执行官 Bill Russo 表示,考虑到马斯克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系,中国政府即使认可特斯拉 FSD 的技术水平,也可能将其审批作为特朗普潜在第二任期地缘政治博弈的筹码。他补充道:“若无相应回报就帮助马斯克,这在谈判策略上并不明智。”
资料来源:综合报道;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