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正式宣布,在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 3 800 亿元,用于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这一投资规模超过过去十年总和,刷新中国民营企业在该领域的投资纪录。
当下,AI 技术正以迅猛之势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从互联网到传统制造业,AI 的应用无处不在。而国内 AI 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正处于关键的上升期。同时,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信心与动力,阿里巴巴此时的投资决策,既是顺应行业趋势,也是响应时代号召。
吴泳铭在谈及此次投资时表示:“AI 爆发远超预期,国内科技产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阿里巴巴将不遗余力加速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行业生态发展。” 作为亚洲第一的云计算公司,阿里云在 AI 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旗下通义千问大模型不仅在国内,在全球范围内也名列前茅,成为备受瞩目的开源模型。
从阿里巴巴 202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也能看出 AI 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该季度,阿里营收达 2801.5 亿元,同比增长 8%,净利润更是激增 333%,高达 464.34 亿元。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3%,AI 相关收入更是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在财报电话会上,吴泳铭透露,未来阿里将围绕 AI 这个战略核心,在 AI 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 AI 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 AI 转型这三大方面加大投入。
在具体投资计划与布局上,阿里多管齐下。在数据中心建设层面,将在杭州、张北、河源等地新建 5 个超级数据中心,以满足 AI 发展对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需求。同时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使数据中心能耗直降 70%,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芯片研发与应用也是重点方向。平头哥玄铁 RISC-V 处理器产量将翻三倍,加大自研芯片的供应能力;含光 800 AI 芯片实现 100% 国产化替代,进一步提升芯片的自主研发水平和国产化率,保障 AI 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
算力网络构建同样关键。阿里将部署 10 万张英伟达 H100 对等算力卡,打造强大的智能算力网络;构建覆盖全国 30 个城市的边缘计算节点,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满足实时性 AI 应用需求。
此外,阿里积极开展产业生态合作。与中科院共建量子计算实验室,探索量子计算在 AI 中的应用潜力;联手长鑫存储研发存算一体芯片,推动存储和计算融合的新技术发展,为 AI 硬件创新提供新方向。
资料来源:综合报道;图片来源:阿里巴巴集团